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自然现象和生物链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异,新出现的一些疫情、怪病在以信息同步、价格同步、健康同步为标志的开放时代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如何处理好疫情与舆情的关系,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从卫生防疫的角度来说,疫情是本源,舆情是信息的扩散,疫情通过舆情传递;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舆情是疫情的客观反映,只有准确、及时、得当地反映疫情,才能化舆情于“无形”。
一、分类及意义
突发疫情是指突发的、群发的、对公众健康或经济、政治、社会等影响大的(已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包括紧急采取措施的,与传染病有关的公共卫生事件。包括:
(1)爆发疫情、新发或不明原因疾病流行、人兽共患病动物间流行或爆发;
(2)生物恐怖、人口大规模流动、动乱、暴发等突发社会事件导致的疾病爆发或流行;
(3)大型工程建设、人为环境改变导致的疾病爆发或流行;
(4)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导致的群体反应,如疫苗接种反应或偶合事件。
突发疫情舆情主要包括疫情信息和公众对疫情反应两部分。
面对突发疫情,事先掌握疫情信息时战胜疫情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疫情发生时,医院常常是第一时间接触到疫情信息的机构,医院可凭借管理体制提前获知疫情信息,也可通过专职人员通过网络等途径主动掌握分析疫情信息,为有效应对突发疫情奠定基础。
公众对近期突发疫情所表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倾向性及影响力的观点、意见或言论,既反映了公众对突发疫情的心理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着突发疫情控制进程,这就要求承担防控治疗的医疗机构必须对突发疫情予以高度重视与分析,并加以合理疏导。
二、分析机制建立必要性
在不远的过去,非典、禽流感等疫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也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突发疫情的对象时不特定人群,社会所有公众都有可能受到危害,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染源,每个人周围都有可能存在传染源。
由于当前信息传播速度快,道听途说又使疫情信息呈“雾里看花”,这就必然引发社会公众产生疑虑、焦虑、恐惧的心理,极易引起社会恐慌和混乱。
在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加快发展的今天,一旦突发疫情,影响范围之广,伤害人数之多,经济损失之大,社会危害之重,都会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在此情形下,要战胜疫病、摆脱疫情,离不开舆情的正确引导,使民众克服不良心理,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由于疫情具有突发性、未知性等特点,致使很多医院凭借现有医疗条件和技术难以有效控制疫情。在疫情未蔓延开来之前,如果医院能凭借有效的舆情信息积极分析应对,可以将突发疫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在不同时期,根据突发疫情的特征和流行的规律,以及疫情的表现进行信息接报、收集、整理,实现对突发疫情的预测、预报、早期预警的目的。突发疫情发生后,也要对已发生的突发疫情进行跟踪监测,掌握变化情况,对可能出现的趋势和问题进行预警。
在疫情发生地,政府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医院给予相应配合,使社会公众相信有关部门,减少盲目流动带来的疫情防控方面的不便与不利。在非疫情发生地,医院也可通过舆情上报机制获知疫情分析信息,使医院提前做好疫情预警防范工作。
对于经历过大疫病的社会公众,需要医院发挥医疗优势,向大众进行相应的医学知识宣传,疏导处于社会恐慌、不安状态下的公众,疏理社会公众不良心理,确立公众战胜疫情的信心,进而提高医院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综上,形成多维度疫情信息收集机制,将突发疫情与舆情主体进行有效的互动分析研究,利用舆情主动应对突发疫情,对医院实现快速高效分析利用突发疫情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分析机制建立可行性
(1)构建合理的医院舆情信息队伍
建立以院长挂帅、业务副院长监察、医务科为主体、传染科等相关科室为辅助的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形成集中领导、统一指挥、责任明确、信息畅通、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领导指挥决策核心。
医务科负责舆情信息分析机制的监测、预警、反馈及疏导工作。设立专职人员,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招募公众志愿者,设立“特约”信息员,作为突发疫情期间的预备力量。
坚持预防为主,广泛发动各方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共同防治,形成协调配合的多方联动机制,形成突发疫情的有效分析机制。
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或个人予以表扬奖励,对失真失实渎职行为的部门或个人予以惩处,使舆情信息队伍建设在制度规范下得以良性发展。
(2)构建突发疫情信息分析机制
健全医院突发疫情信息分析机制是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的基础性工作。社会公众面对突发疫情的免疫能力较差,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及时的心理干预与疏导,那么对社会公众身心健康的危害会远远超过病毒本身所带来的危害,对社会正常生活的影响会大大超过疫情所带来的损失。
医院突发疫情信息分析机制主要包括舆情信息汇集机制和舆情信息处理机制。
汇集机制又分为表达、报告及监测三部分,汇集机制中除了继续使用上报制外,还应尝试应用症状监测系统。
处理机制又分为预警、反馈及疏导三部分,通过对汇集获取信息的分析,及时向医院发出预警,形成以各科室为联动组织,向社会公众发放医学心理健康小册子,通过当地广播、电视、网络、论坛、医学讲座、医患座谈等形式,疏导社会公众疑虑、迷惑、恐慌等不良情绪,引导公众确立健康心态,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3)利用计算机管理分析突发疫情舆情信息
利用计算机制作采编、传递、管理、分析、报送、跟踪及反馈等为一体的信息处理系统。主要利用网络技术完成信息筛选分析引导等任务,也可通过网络形式对突发疫情防控知识进行宣传,开始网上论坛,与社会公众沟通、释疑解惑。
此外,应对舆情的核心在于消除舆源,只有消除舆源,才能使真相大白于天下,才能消除网络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彻底结束网络舆情可能引发或者已经引发的“网络暴力”。只有及时透明地发布信息,呈现突发疫情全貌,才能增加说服力,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轨道上来,从而掌握网络舆情控制的主动权。这不仅是应对疫情的“撒手锏”,也是应对舆情的“必杀技”。(来源:中正舆情 作者:陈玉龙)
责任编辑:靳宏斌